更新时间:2024-06-25
描述:
该病属真菌性病害。主要危害枝干,造成枝干枯死。一核桃枝枯病般植株受害率20%左右,重者可达90%,该病主要影响树势生长和产量。
病害症状是1~2年生枝梢或侧枝受害后,从顶端向主干逐渐干枯,叶片黄化脱落。枯枝上产生密集小黑点,湿度大时,流出粘液,并形成黑色瘤状突起。病菌在病枝上越冬,通过伤口侵入,该病只危害弱树。
防治方法是清除病枝,集中烧毁;防治时间和使用的药剂同核桃炭疽病的防治。
菌核性根腐病又叫白绢病,多危害一年幼苗,使其主根及其侧根皮层腐烂,地上部枯死,甚至全部**。
1.病害症状:高温、高湿时,苗木根颈基部和周围的土壤及落叶表面有白色绢丝状 菌丝体产生,随后长出小菌核初为白色后转为茶褐色
2.发病规律:病菌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越冬,多从幼苗核桃树菌核性根腐病颈部侵入,遇高温,高湿时发病严重,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,6~8月为发病盛期,在土壤黏重,酸性土或前作蔬菜,粮食等地块上育苗易发病
3.防治方法:
(1)选好圃地,避免病圃连作,选排水好,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位圃地,在多雨区采用高苗床育;
(2)晾土或客沙换土,换土可每年一次,一般1~2次见效;
(3)种子消毒及土壤处理,播前用50%多菌灵粉剂0.3%拌种,对酸性土适当加入石灰或草木灰,以中和酸度,可减少发病,此外,用1%硫酸铜或甲基托布津500~1000倍液浇灌病树根部,在用消石灰撒入苗颈基部,或用代森氨水剂1000倍液浇灌土壤,对病害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